(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瓜果蔬菜采用無土栽培,不僅提高了產量和品質,還能避免重茬問題,現在低成本的種植方式也很流行。有些農戶說,看到袋裝無土栽培的成本低,用新建的一個大棚做實驗,看看種植番茄和黃瓜的效果,應該如何改造?
袋裝無土栽培的成本比較低,而且適合瓜果蔬菜的種植,除了大棚以外,還要有種植袋,基質以及滴灌系統。大棚改造做無土栽培,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開始。
1、種植袋直接放到地面上,不用種植架,所以大棚內的地面要平整。第一步就是先把雜草除掉,用旋耕機把地面整平,把基礎打好。這比土壤種植要簡單,不需要用底肥和消毒土壤。
然后就要起壟了,起壟主要是為了防止水淹,也能提高通風透光性。壟間距其實也就是定植的行距,行距在1.2或者1.5米。如果想來回走動管理時方便,行距就大一點,如果想密植增加產量,行距可以小一點,根據需求來定。這一茬種植黃瓜,下一茬種植番茄,這個行距都適用。
2、開始填裝基質。把準備好的基質裝入種植袋中,裝袋時要求壓實裝滿,盡可能地多裝一些。如果種植袋內填裝的基質量少,看著裝滿了,在澆水之后只有半袋,那么根系容易倒伏,起不到固定根系的作用,而且緩沖性也會下降。
基質在比較干的情況下,在裝袋之前要用水浸泡,這樣裝袋更方便一點,還能潤濕基質。裝滿基質的種植袋按照行距,放到種植壟面上。如果想防病害,防雜草,想看起來更干凈一些,可以在地面上鋪防草布,再放種植袋。袋子擺放好之后,一般就不再移動了,下一茬可以重復使用。
3、搭建水肥系統。儲液池一般建在棚內,可以做地下式的池子,能保持營養液的溫度。再安裝好水泵,過濾器,時控開關,滴灌系統等等,將儲液池內的營養液輸送到種植袋中。種植袋上一般要用兩條滴灌帶或者滴灌管,種植番茄,黃瓜,株距一般在15-20公分,滴灌帶的孔距18-20公分,固定好位置防止移動后滴到種植袋外,造成營養液浪費。
袋裝無土栽培,所用到的設備比較簡單,種植袋,基質最主要的,成本比較低,把基礎設施建好之后就可以進行栽苗了。對于剛做無土栽培的農戶朋友來說,的確是一種比較適合的方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