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優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籌措的資本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最低,使企業的價值達到最大化。它應是企業的目標資本結構。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本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
最佳資本結構的判斷標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加所有者的財富,使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資本結構。
2、能使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低的資本結構。
3、能使資產保持適宜的流動,并使資本結構具有彈性的資本結構。
其中,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低則是最主要的判斷標準。
最優資本結構的特點
最優資本結構的特點為:
1、在最優資本結構條件下,上市公司的企業價值實現最大。在任何時期,上市公司都存在唯一的資本結構,但這時的資本結構如果不是最優的資本結構,則此時的企業價值并未實現最大。只有在最優資本結構的條件下,上市公司的企業價值才會實現最大。
2、最優資本結構是動態的。最優資本結構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因為最優資本結構因時而異,此一時,彼一時的資本結構是不同的。
不能因為在上一期達到了最優資本結構,就認為當期的資本結構也是最優的,因而對最優資本結構的追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不斷優化的過程。影響資本結構的諸多因素都是變量,即使資本總量不變,企業也不能以不變的資本結構應萬變。
3、最優資本結構具有高度的易變形。影響量優資本結構的因素非常多,不僅包括企業自身因素,而且還與宏觀經濟、資本市場等因素具有密切的關系,這些因素當中任何一個因素的改變,都會對最優資本結構產生影響,從而導致最優資本結構的改變。
由于影響最優資本結構的許多因素具有不可控性,當這些不可控因素發生改變時,必然會導致最優資本結構的改變,從而使最優資本結構具有高度的易變形。
4、最優資本結構的復雜性與多變性。最優資本結構因企業、因時、因環境而異,并不存在一個為所有企業、所有時期、所有條件下都恒定不變的唯一的最優資本結構。
確定最優資本結構的方法
資本結構決策是在若干可行的資本結構方案中選取最佳資本結構。在資本結構決策中,確定最優資本結構的方法主要包括有:
1、資本成本比較法
資本成本比較法是指在不考慮各種融資方式在數量與比例上的約束以及財務風險差異時,通過計算各種基于市場價值的長期融資組合方案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并根據計算結果選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小的融資方案,確定為相對最優的資本結構。
2、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
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是在計算不同融資方案下企業的每股收益(EPS)相等時所對應的息稅前利潤(EBIT)基礎上,通過比較在企業預期盈利水平下的不同融資方案的每股收益,進而選擇每股收益較大的融資方案。
3、企業價值比較法
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的缺點在于沒有考慮風險因素,公司的最佳資本結構不一定是使每股收益最大的資本結構,而是使市凈率最高的資本結構,假設股東投資資本和債務價值不變,該資本結構也是使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資本結構,同時,公司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也是最低的。
衡量企業價值的一種合理方法是:企業的市場價值V=普通股市場價值S+長期債務價值B+優先股價值P;
為簡化計算:設長期債務和優先股的現值=其賬面價值;股票的現值=企業未來的凈收益按股東要求的報酬率折現。假設企業經營利潤永續,股東要求的回報率(權益資本成本)不變,則S=[(EBIT-I)(1-T)-PD]/rs
EBIT=息稅前利潤;I=年利潤額;T=公司所得稅稅率;rs=權益資本成本(使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計算);PD=優先股股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