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 記者 葉詩蕾 通訊員 梅林蓉 狄春苗 曹美玲
8月11日下午,浙江省“深化河湖長制 全域建設幸福河湖”推進會在長興召開,會議部署了全面深化河湖長制、全域建設幸福河湖等工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共享聯盟·湖州 許旭 攝
作為推行河湖長制的先行者和全國河湖治理的領跑者,20年來,浙江以“八八戰略”為指引,深入開展萬里清水河道建設、“五水共治”“美麗河湖”建設,累計治理4.9萬公里河道,建成6000公里省級美麗河湖,貫通1萬余公里濱水綠道,3000余個濱水公園和文化節點串珠成鏈。江河湖泊實現了由“臟”到“凈”、由“凈”到“清”、由“清”到“美”的持續蝶變,良好的河湖生態成為了美麗浙江“大花園”最靚麗的底色。
據浙江省水利廳負責人介紹,未來五年,浙江將以《浙江省全域建設幸福河湖行動計劃(2023—2027年)》為綱,圍繞“安全、生態、宜居、富民、智慧”五大特征,開展江河安瀾達標提質、河湖生態保護提升、親水宜居設施提升、濱水產業富民、河湖管理改革攻堅等五大行動,構建以八大水系為軸的發展帶,打造近百條各具特色的縣域幸福母親河,建設千余個高品質水美鄉村,激發萬余公里濱水岸帶活力,形成“八帶百廊千明珠萬里道”全域幸福河湖基本格局。
會議現場,湖州市、蘇州市、無錫市和常州市河長辦負責人還共同簽署了《環太湖四城市河湖長制協作機制》,協議約定了四地聯動治水、信息共享、輪值機制等方面的內容,將進一步推動太湖流域跨區域河湖保護聯防聯控、共治共享,助力打造世界級生態湖區。
湖州長興是本次會議的召開地,也是河湖長制的發源地。早在2003年,長興縣借鑒當地“路長保潔道路”經驗,在全國率先試行河長制。2013年,湖州市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河長制,建立了立法、標準、制度、智慧、公眾參與“五位一體”的河湖長制工作體系。多年來,湖州創新發展水系河長機制、聯防聯控機制、監督考核機制和智慧巡河機制等一系列機制,不斷推動河湖治理向縱深發展。
長興縣和平鎮聯盟壩河段,毛家店村聯合小溪口村組織河長、黨員志愿者清理河道漂浮物。 共享聯盟·湖州 許旭 攝
美麗河湖促成美麗經濟提檔升級,托起了人民群眾穩穩的幸福感。長興縣依托太湖圖影大蕩漾親水圈建設太湖龍之夢旅游度假區,2022年接待游客量超600余萬人,水旅融合產值達8億元;德清縣通過開展“清水入城”工程等,不僅切實提升了全域旅游環境,推動鋼琴小鎮等文旅產業發展,還探索了濕地碳匯收儲服務,推動形成“濕地培育—碳匯收儲—平臺交易—收益反哺”的生態富民新機制。
據悉,在全省全面推行河湖長制聯席會議制度的保障下,全省各地將依托良好的河湖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培育臨水康養、濱水運動、水產養殖、涉水制造等優質水產業,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通道,努力走好“河湖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高質量發展路子。
“轉載請注明出處”
標簽: